觀點

黃日燦看併購, 春雨和平共治 撲滅經營權戰火

春雨工廠是由李氏三兄弟李烈雲、李春雨與李春堂於1949年在高雄岡山自宅創立,最初生產縫衣針及計量器,1955年導入自動化機器設備,生產各種螺絲、螺帽等產品,堪稱台灣螺絲業始祖。1965年,春雨工廠改組為股份有限公司,並自創「雄獅牌」商標。

在1980年代,春雨曾被部分同業唱衰,認為是前景不佳的「老工廠」。但在第二任總經理李明晃的領導下,春雨透過海外設廠及策略聯盟,不但未被淘汰,反而更加成長茁壯。

1990年春雨嶄新的球化線材生產線正式開工,1991年股票在證交所掛牌上市,1993年獲得經濟部商業司頒發ISO-9002國際標準品質保證制度認可。這些努力強化了春雨的營運體質,讓春雨更容易向公開市場募集資金,也可以爭取更多國際大廠的訂單,年營業額從1986年的新台幣7,000萬元增加到1995年的30億元,極為難能可貴。

登陸設廠 產能大提升

在海外設廠方面,春雨早於1972年就到印尼設廠,但對西進大陸起初並不積極,直到1998年才在東莞投資製造各種螺絲及螺帽產品,年產量達12萬公噸以上,大幅提升了春雨的產業規模和競爭實力。

在策略聯盟方面,春雨早於1987年就與下游10家同業共組春聚工廠,從事盤元磨光伸線專業加工業務,避免彼此重複投資。2001年,春雨又與其他四家同業合資成立友營扣件,目的是要將大家的部分產品交給友營獨家外銷接單出口,並且聯合採購部分原材料,破除以往業者互相削價競爭的惡習。2002年,春雨又與其他兩家同業成立億祥五金,並委由億祥代理經銷建築及工程用的螺栓組件產品。

2002年,春雨等五家傳統螺絲螺帽廠商更共同組成了「航太扣件研發聯盟」,結合國內螺絲產品及材料產業的競爭優勢,尋求建立多樣性航太扣件所需的材料、製程及表面處理等研發體系,希望原本論斤秤重的螺帽產品可以變成按件計價,帶動產業升級,提升產品價值。

這個「航太扣件研發聯盟」已於2006年5月通過AS 9100國際航太認證,代表國內扣件產業技術已臻國際水準,深具指標意義。

不過,由於春雨大股東李家第二代彼此相處並不融洽,內部勢力分成兩派,一派為大房及二房,另一派為三房及其他原始股東,兩派持股各約15%,不相上下。家族的分立,遂讓市場派有機可乘。2007年3月,以甘建福為首的市場派出手角逐春雨董監改選,試圖爭取經營主導權,春雨大股東李氏家族首次面對外來挑戰。

甘建福是東光鋼鐵創辦人甘南清之子,擁有龐大土地房產和雄厚資金,也是股市聞人。早在2001年春雨股價大跌時,甘家就已逢低買進,至2007年董監改選時持股約達20%,實力不可小覷。甘家透過攏絡李家大房及二房,估計在股東會時可以掌握35%表決權,聲勢頗為浩大。李家三房與公司派其他股東聯手持股亦約35%左右,雙方不分軒輊。

公司派乃央請總經理李明晃出面協調,試圖整合家族內部意見,並與甘家進行溝通。

李明晃任職春雨長達30年,主導春雨轉型相當成功,深受各方倚重。在李明晃折衡樽俎下,春雨公司派與市場派的爭戰和平落幕,甘家只拿到一董一監,而公司派則取得四董二監保住經營權。

2010年春雨董監再度改選,公司派與市場派的當選席次和名單大致維持不變,只有原任董事長孫得賓退休,經過推選改由甘建福出任,創下春雨成立60年來首次非由原始股東擔任董事長的先例,但是總經理仍由李明晃續任。

甘氏掌舵後,為春雨交出了一張相當亮麗的成績單,再度引起市場派的覬覦。

董監改選 公司派力守

這次市場派的主角是金融界與鋼鐵界人士組成的金智富資產管理公司,在2012年時先說服甘家釋出大部分持股由金智富承接,並進而在市場上陸續買進浮額。

到2013年6月春雨股東會改選董監時,金智富持股逾30%,而公司派持股約42%,兩軍對峙,情勢緊張。

改選結果,市場派取得兩董兩監,而公司派則掌握三董一監,勉強保住過半數董事席位。有趣的是,仍為最大股東的李氏家族卻又支持市場派的林輝政出任春雨董事長,總經理則由李明晃繼續擔綱,力圖展現雙方和平共治的局面。

春雨在最近六年內歷經兩場經營權爭奪戰,主要原因是大股東李家第二代無法團結一致,讓市場派得以見縫插針。惟值得注意的是,春雨公司派與市場派之間,出手相當溫和,互留妥協餘地,兩次對抗都能以和平共治收場,殊為難得。尤其是李家各房雖然不和,但彼此對外始終未出惡言,更是可貴。

(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本文僅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事務所立場。本專欄每周四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