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日燦看併購, 中壽併購參股 成績斐然
1963年,政府開放保險公司成立,當時共有國泰、新光、南山、國華、慶豐、台灣、中央及中國等八家壽險應運而生,市場稱之為「老八家」。
中國人壽原名華僑人壽,設立於1963年4月,至1974年時因經營不善被迫改組,由當時的財政部長李國鼎延請辜振甫與辜濂松叔姪擔任董事長與總經理,並於1981年更名為中國人壽。1995年,中國人壽在證交所掛牌上市,是國內第三家股票上市的壽險公司。
在歷史悠久的「老八家」裡,中國人壽早年的表現並不理想。2001年時中壽大股東分治,確定由中信辜濂松家族掛帥領軍,但可能因中壽營運虧損過大,中信當時表示暫無將中壽納入中信金控的打算。
連串併購 登壽險四哥
2003年2月,中壽聘請王銘陽擔任總經理,勵精圖治,建立專業團隊,開發創新商品,推出業界首張「分紅保單」,銷售長紅。
2004年第一季就達成稅後盈餘新台幣2億元,一掃2003年虧損1.6億元的陰霾。
2007年中壽以新台幣4億元概括承受了瑞泰人壽台灣分公司的全部資產、負債和業務,包括外勤員工350人及7萬張有效契約,尤其是瑞泰的「投資型保單」補齊了中壽的業務產品線。併購瑞泰後,中壽總資產由2,500億元增加到2,700餘億元,市占率從4.4%略升為4.8%。
這是中壽成立45年來首次併購其他保險公司,也是繼遠雄人壽承受蘇黎世人壽後,本國壽險併購外商壽險在台分支機構又一例。
經過併購瑞泰的練兵後,中壽於2009年2月再度出手,以1元的象徵性代價從英商保誠集團承接了台灣保誠人壽的主要資產、營業及負債,業務員從3,000多名增至1.5萬名,客戶數從61萬人倍增至155萬人,總資產從3,100餘億元擴增到近5,100億元,市占率從6%提高至8.35%,成為國內排名第四的壽險公司,僅次於國泰、新光和富邦。
同時,保誠集團還於2009年3月另外斥資近22億元全數認購了中壽私募現增的股份,取得中壽增資後的9.9%股權,成為中壽最大的單一法人股東。
此次私募現增價格高出市價四成多,又必須鎖股3年,保誠的全數認購對中壽有肯定加持作用。
揮軍大陸 與建行結盟
2010年底,中壽揮師西進大陸,與中國四大銀行之一的建設銀行合作,共同投資太平洋安泰人壽,由建行持股51%,中壽持股19.9%,其餘股份由上海錦江與上海華旭等財務投資人持有。中壽其實希望持股更多,但因當時太平洋安泰人壽釋股限制境外公司持股不得超過20%,所以中壽只能拿下19.9%股權。這是兩岸首宗的銀行保險跨業合作案,極具指標性意義。
台海兩岸的金融保險業原本不得直接往來,直到1994年9月財政部才制定了有關兩岸保險業務的管理辦法,開啟了兩岸保險業務交流的新頁,但初步只允許我國保險業的海外分支機構有限度地與大陸保險業往來,政策宣示意義遠大於實質經濟意義。
2000年3月,財政部放寬允許台灣保險業者可以登陸設立辦事處,2002年8月時進一步允許台灣保險業者可以直接到大陸設立子公司或分公司,但投資總額不得超過實收資本額扣除累積虧損後的40%,這是台灣金融業獲得政府開放赴陸投資的第一個項目。
2004年4月,政府再開放台灣保險業以參股方式投資大陸保險業者,但持股不得超過25%,從此台灣保險業不但可以到大陸設立辦事處、分公司或子公司,也可參股大陸保險業者,投資模式大致完備。
太平洋安泰人壽設立於1998年,是由中國太平洋保險集團與荷蘭ING集團以50%對50%持股比例合資組成,自2006年起連續數年獲利,總資產約人民幣40億元,在大陸28家合資壽險公司中排名第12名,營運績效頗佳。
不過,太平洋保險集團因為自己已有太平洋壽險公司,被中國政府要求處分合資公司的股權,而ING也在2008年全球金融海嘯後決定出脫太平洋安泰人壽的持股。
專業領導 市值飆11倍
建行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先從ING購得50%太平洋安泰人壽股權,再與中壽等合作夥伴向太平洋保險集團買下另外的50%持股。
交易完成後,太平洋安泰人壽也於2011年更名為建信人壽,業務成長情況不錯。
中壽透過瑞泰與保誠兩次併購,擴增規模,改變體質,躍登台灣前五大壽險之列。接著,中壽透過策略聯盟,與中國建行共同參股建信人壽,搶進中國龐大的壽險市場,後發先至,前景亮麗。
中壽成立50年,在專業經理人領導下,近幾年營運脫胎換骨,資產增加逾七倍,市值提高逾11倍,而稅後淨利也成長了近七倍,成績斐然。
(作者是美國哈佛大學法學博士,眾達國際法律事務所主持律師。本文僅為作者個人意見,不代表事務所立場。本專欄每周四刊登)